首页 · 新闻中心 · 主页 > 资讯 > · 正文

宽城背杆:头顶上的秧歌儿

2019-06-14 16:33 · 来源:网络整理 · 编辑:影 ·
   
摘要:
在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北街村,35岁的村民许雪亮向记者展示了这张照片。” 背杆出会多在农历正月,天寒地冻,幼

  宽城背杆:头顶上的秧歌儿

宽城背杆:头顶上的秧歌儿

  许雪亮向记者展示的宽城背杆老照片,拍摄年代为清末民初。

  本报记者 白波 通讯员 宋立新

  一张尘封的黑白老照片,记录着一项独一无二的传统技艺。

  在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北街村,35岁的村民许雪亮向记者展示了这张照片。只见层层叠叠的人群头顶,赫然“飘”着十来个身着戏装、头戴配饰的孩子。仔细一看,他们身下都有一个成年人手持一人多高的长杆。长杆顶部有一个圆盘,孩子脚踩圆盘,再由绑带固定。这就是传承数百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宽城背杆。

  许雪亮是宽城背杆第14代传承人。他骄傲地告诉记者,北街村就是宽城背杆的发祥地。宽城背杆每逢重大节庆演出,当地人叫“出会”。北街村地处宽城县城所在地宽城镇,自诞生以来,背杆也就成为宽城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。

  “麻姑献瑞”“算粮登殿”“穆柯寨”“烟火棍”“血手印”“刘二姐逛庙”……一场宽城背杆出会,通常同时演出十三出“戏”,都是传统戏曲中的经典段落。杆上的孩子称为“上角儿”,杆下的成年人称为“下角儿”,两人都带着戏曲的行头亮相,二者合一即为一出戏。出会时,背杆队伍在县城主要街道行进,上角儿随着鼓乐节奏扭动,前方由仿清代宫廷仪仗的黄龙伞、龙凤旗开道,锣鼓喧天,浩浩荡荡,热闹非凡。因此,宽城背杆又被称为“头顶上的秧歌儿”。一次出会,所有的演出、工作人员加起来,规模能达到150人。

  北街村的张洪伟还不到10岁,但已经是宽城背杆的一位“资深演员”了。2014年春节,宽城背杆在中断多年后首次出会。张洪伟的妈妈小时候做过上角儿,谁知道,在家里看到妈妈儿时出会的照片后,当时还在上幼儿园的小洪伟竟对背杆产生了兴趣。57岁的马英与许雪亮同为宽城背杆第十四代传承人,提起张洪伟仍然津津乐道:“这孩子身体条件好,也喜欢背杆。一开始他妈说让他试试,就让他爸顶着他,结果一试不得了……”

  张洪伟现在已经不再“上杆”,同样是因为“身体条件”已不允许。“上角儿必须是四到七岁的小孩来当,大了下角儿吃力。”马英告诉记者,孩子要选胆儿大、个儿高、有表演欲的,如果害怕,还要家长鼓励。“出会当天凌晨3点开始准备,给演员化妆。孩子吃些点心、鸡蛋,不能吃稀的、凉的。早晨7点半上杆,一上就是将近5个小时不能下来,必须得撑住。”

  背杆出会多在农历正月,天寒地冻,幼小的孩子情绪、身体都难免出现问题,所以上角儿必须安排一些替补。但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会换人,因为为了安全起见,上角儿被牢牢固定在杆上,固定过程也十分繁琐,“换下来就得全拆。”马英说。

  上角儿辛苦,下角儿也不好当。一个下角儿最多可以顶三个上角儿,光有蛮劲儿还不行,靠的得是巧劲儿。由于费时费力,唯有出会的时候上下角儿才能到齐,平时下角儿只能在杆上绑着沙袋找感觉,上角儿则进行一些戏曲表演的基础训练。

  马英的父亲马春来在1989年根据记忆绘制的“背杆会模拟图”是宽城背杆出会最重要的参考资料。服装的样式、上角儿的绑法、道具的形态,无不细致入微,令人赞叹。

  岁月更替,古老的宽城背杆也在“与时俱进”。例如固定上角儿的绑带从布的换成了高弹的,既节省时间又更安全。

  自2014年全面恢复后,宽城背杆已连续出会近三十次,还曾来北京平谷演出。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技艺绽放出了新的光彩。